原來,愛『肯』美
項目發起人 : Chan Kam Lun
Kenya Service Trip 2017
背景
8591公里為從香港到非洲肯亞的直線距離,你能想像在8591 公里之外的人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嗎?居住在貧民窟的大多數是人均收入一天低於國際貧窮線1.9美元的低收入人士。而貧民窟內的居民遇到的困難並不少,除了收入難以維生、遭受剝削外,還沒有乾淨的水源,缺乏衛生設施,以及居住在簡陋結構的房屋裏。因此居住在當地的小朋友由於家裏生活艱難,從小便要出外賺取生活開支,最終無法完成學習。他們沒有學識和技能,所以可以選擇的路非常有限。
在香港隨手可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例如:基礎電腦文書處理,基礎電腦的操作。卻在肯亞能決定一家人的生活是否溫飽。一個由一班熱血的青少年組成的義工團, 將會在2017年7月27日至8月7日期間前住非洲肯亞,在當地第二大貧民窟Mathare Valley建立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中心,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狀況。同時,希望可引起香港人對肯亞的關注,讓有心人即使不能親身前往當地,亦可以為幫助當地有需要人士出一分力。
計劃簡介
香港的教學水平
現時在香港,每個小孩都可以接受十二年免費教育,根據香港教育局發佈的2015/16年度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 - 教育局,全香港就讀小學人數是337,558, 中學人數352 609人, 隨著時間推移香港識字率已漸趨接近100%
肯亞的教學水平
而根據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UIS)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進行的調查,肯亞15歲以上的識字率爲78%。這表示4605 萬(2015年人口)人中 1013萬人是文盲。而這1013萬人,就是肯亞生活在最低層的人。以非洲最大的貧民窟基貝拉為例,這個距離肯亞首都內羅畢市中心的車程只有數分鐘的地方失業率高達50%。 (主要原因是甚麼?缺乏知識和技能)
貧困的貧民窟居民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根本沒錢供子女上學,子女長大後又因缺乏知識和技能而面對失業問題,造成十分嚴重的跨代貧窮問題。根據肯亞教育部統計,目前有超過100萬兒童因貧困失學,每10名貧困家庭兒童就有9名無法完成小學學業,女童失學率更達50%,因此他們十分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要打破跨代貧窮的問題,首要是提升貧民窟青少年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有了穩定的工作就能改善一家人的經濟狀況,達致最終脫貧的目標。我們希望能為貧民窟建立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中心,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習機會。其中課程包括基礎電腦文書處理(Microsoft Office)和衣車縫紉技巧。亦會設立一小商店,讓青少年學習做小生意的技巧。除此之外,中心亦會設立一個玩具圖書館,讓貧民窟的小朋友安全愉快地玩樂。
活動發起人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101/s00002/1446314377933
項目創辦人陳金倫是一位熱愛參與國際義工服務的中學教師,曾先後兩次到肯亞貧民窟自發籌辦義工服務,目的是希望透過改善當地的教育質素從而打破貧民窟嚴重跨代貧窮的問題,改變當地兒童及青少年的命運。陳金倫回港後深知個人的力量實在難以為貧民窟的教育帶來顯著的改變,於是便與來自不同學系的青衣IVE學生及兩位人文學科的IVE老師組成的一個18人義工團,希望能應用其學科所學習的知識去幫助肯亞貧民窟的青少年及兒童。今年7月27日我們便會遠赴肯亞第二大貧民窟Mathare Valley,與當地學校合作建設一個社區教育中心。
義工團員心聲................
Hung Shuk Yan Subject: Event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Work Camp in Kenya i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wider the horizon and understand more about Kenya. As the student, it is the very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the tour which is travel to Africa. The services trip not only let us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of Kenya but also remind and teach us how to help others with needs and cherish everything.
Africa is the most poor and impoverished in the world. As the Hong Kong resident, we even cannot imagine how harsh the environment of slum is. The Kenya Work Camp can let us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poor through visiting to the slum. I believe the experience will let the student including me become more mature after realize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between Hong Kong and Kenya.
In the tour, we are the volunteer to repair the slum school, which destroyed by fire, helping and building the better school environment for the student. Repairing the school are very meaningful and precious for the slum schools’ student.
Moreover, it is the great opportunity to bring the happiness and positive power for the children of Kenya. We are going to teach them some basic knowledge through the game to face the problem in the daily life, for example, First aid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can help them to handle some problem in the future.
陳翰平 電機工程高級文憑
「肯亞」這個地方,令我聯想起貧民窟的畫面,對這個地方的認識不多,只能透過一些資料去了解它。在我印象中,這個地方的生活環境很惡劣,貧民窟內充斥著很多疾病。但是,每次看到新聞報道的畫面,都會有一點深深吸引著我,就是小朋友燦爛的笑容,所以很想到這個地方,「親身」認識和了解。
另外,這次去肯亞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當地人建立非牟利電腦中心。據了解,貧民窟的小朋友通常完成小學課程後,就已經要投身社會工作。而沒有任何基本電腦知識的他們,只可以爭取一些勞力工作來維持生計,或者根本連工作的機會也沒有。因此,希望可以透過建立這所電腦中心,教授他們基本的電腦技能,讓他們更容易找到工作,自力更生!
Yuen Sum Yu Civil Engineering
貧民窟,一個三餐不繼,生活只能是過一日得一日的一個地方。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因為傳染病而死,不知道沒學歷的自己能做些什麼來改變命運,也不知道自己何時能脫離只能靠撿垃圾維生的日子。 自己是一個身長在大城市的小女孩,希望從這個旅程得到一個新體驗,擴闊眼界之餘,希望為他們出一分力,為他們帶來一個新希望。
這次旅程會深入貧民窟,除了探訪貧民窟內的小孩,與他們一起玩耍,藉著這次的接觸,希望能為他們帶來一點歡樂,帶給他們小孩應有的笑容,也能為他們帶來陪伴感。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期望小小的行動,雙方也有好的獲益。
另外我們會帶著籌款,為當地帶來新就業希望。這個中心有為小朋友至大人的安排,小朋友能留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玩樂,小朋友長大後能在這個中心學習使用電腦,為未來作打算。大人能學習新技能,去找更好的工作來改善生活。
王淑恩 軟件工程
今次這個service trip是由一班就讀Ive各科系的同學組成
我們生活在香港這個物質豐裕的城市,從小就不用為三餐奔馳擔憂,上學對我們來說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很難想像在8591公里外的人與我們過著全然不同的生活。
在我們煩惱到那裡遊玩的時候,他們可能正在為兩口奔馳;在我們「走堂」的時候,他們可能連上學的機會也沒有;在我們浪費食物的時候,他們可能連下一餐都解決不了。
所以我們希望能運用自己專科的知識及技能,為肯亞有需要的人士盡一分力,不是只為他們帶來一次性的援助,而是長遠性的轉變。
何家威 電機工程
參加這個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透過我們的少少力量,引起香港人對非洲 「肯亞」大大的關注,透過我們把香港過剩的資源帶給非洲 「肯亞」的小朋友,令他們有一個選擇的未來。
現時生活在貧民窟的小朋友,沒有任何的娛樂,沒有任何的知識,以及沒有任何的選擇。因父母為了維持家計,常常都出外打工,導致他們從小便要開始獨立,照顧家中年幼的弟妹,甚至在垃圾山「 執垃圾」來幫補家計,因此他們沒有學習的機會、娛樂的時間和一個可選擇的未來,所以我希望透過這個活動可以幫助他們,令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的「 玩具」、「知識 」和「 未來」。
籌款目的
香港的一元相等於肯亞幣值十三元,經過我們義工團,把香港人的少許捐款能夠集結一起,,一齊為肯亞貧民窟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中心, 從中能夠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所有籌得的款項均會用於建設該社區中心的基礎設施,例如購買衣車、檯椅、文具、小商店的第一批貨物等,另外亦會用於設置供電系統,。
5.社區中心服務一覽表(初始)
- 基礎電腦文書處理(Microsoft Office)
- 衣車縫紉技巧
- 玩具圖書館
- 小商店:i)低廉影印和列印服務
ii) 廉價生活雜貨,例如米、油和清潔用品
你的捐款(港幣) |
為貧民窟的兒童和青少年帶來……… |
100 |
一件高質素且有教育用途的玩具 或 一個讓20位小朋友快樂無比的足球 |
500 |
一部打印機 或 一套電腦軟體 |
1000 |
社區小商店的一個月開支 或 兩部性能良好的衣車 |
社區中心運作
第一階段的社區中心將會設置於貧民窟的其中一間小學Caso Upendo Primary School 裡,我們會於到肯亞服務期間向老師和較成熟的學生提供電腦基礎知識的培訓,讓他們成為第一批導師。同時會邀請2-3名當地大學生作義工, 與已受訓的老師組成導師團隊,向貧民窟的青少年提供電腦基礎知識課程。
衣車縫紉技巧會由當地老師教授
玩具圖書館會由學校老師負責管理並於放學後開放給貧民窟小朋友
小商店會聘請貧民窟的婦女作售貸和理貸員,學校老師則負責監督和財務管理。會招聘貧民窟的青少年作實習生,學習商店的運作。
另外建議中心有積分的活動, 吸引年青人和小孩多些參與技能提升中心的課程
時間表
五年的計劃
由於建立一個職業技能提升中心是一個長遠的計劃。
我們有一個5年的計劃去實現這個計劃。
時間 |
計劃的展望 |
資金方運用 |
7/2017 |
-首次到達會先向當地人介紹一下我們計劃的目的,內容和時間表。
-首次去是會建立一般基本的設備,例如在事前收集到的物資:電腦,列印機,影印機,玩具,圖書… 與此同時,要聘用當地人作管理員和當地大學生作兼職教學人員,一齊設定一些使用規則。 -最後,就是向當地推廣一下這個中心的功能同對大家的長遠發展影。 |
首年目標 由於,職業技能提升中心未必一定受當地的居民廣泛地認識,以及當地的居民也不能經常使用,我們預計首年未必能夠達到收支平衡。 所以初步的的營運資金是由首次籌款做支持。 |
2018 |
踏入第二年,相信當地人會開始多用中心設施和見到技能提升後對工作上和尋找工作的效果。因為有一些畢業生已投入社會工作,有一個好好的例子作宣傳。 |
而中心應會達到收支平衡,但我們都會繼續做籌款活動,為發展中心而做後備資金。 |
2019 |
-中心會在這年開始達致收支平衡。 如果資金是充裕的話,會將中心的設施改善,由於首年的一些基礎設施包括電腦,列印機都會痛一定損耗,購置新的或重新於香港的收集到肯並運往。 -另外都會考慮開設新的技能教學和計劃發展中心。 -於貧民窟附近租或買物業作為社區中心永久會址。 |
而到了第3年,會因應中心的營運情況,是否維持到收支平衡,而決定籌款與否。
|
2020 |
-相信4年後的今天,他們會擁有一份穩定工作,令肯亞的貧民區的居民能夠改善當地的生活,打破跨代貧窮。
-在營運方面,相信中心會達到收支平衡,而且有微利。 |
|
2021 |
中心的運作和發展已經去到一個成熟的階段,不需要依靠香港的捐款。 中心能夠成為獨立自主,因應他們的想法而去發展,希望到時能讓中心發展到肯亞其他地方。 |
|
8.財政預算
支出項目 |
金額(港幣) |
|
1 |
設置供電系統 |
10,000 |
2 |
購買檯椅 |
2,500 |
3 |
購買第一批於小商店售賣的貨物 |
9,000 |
4 |
聘請小商店售貨員 |
5,000(首年全年) |
5 |
修葺學校班房作社區中心用途 |
6,000 |
6 |
購買打印機 |
500 |
7 |
打印墨 |
2,000(首年全年) |
8 |
電費 |
3,000(首年全年) |
9 |
文具紙張 |
2,000(首年全年) |
總額: |
40,000 |
宣傳策略
- 於社交平台:
- Facebook : https://m.facebook.com/8591distance/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kenya_8591km/
- YOUTUBE
C
HK$100
(約 US$13*)
當地小朋友親自繪製明信片一張並會從肯亞郵寄到你的家!
HK$500
(約 US$65*)

當地小朋友親自繪製明信片一張及他們親手製作的手鏈,上面還有你的名字。
明信片會從肯亞郵寄到你的家!
HK$1,000
(約 US$129*)

當地小朋友親自繪製明信片一張及農村婦女用全天然有機植物纖維親手製作的精美實用籃子一個。
明信片會從肯亞郵寄到你的家!
捐助任何金額
- 歡迎您作出任何金額的捐助,感謝您願意為項目出一分力,並選擇不需要任何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