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

項目發起人 : 影意志

5%

已集資

US$404

目標金額為 US$7,692 的定額目標

結束

2012年 11月 27日

開始日期 : 2012年 9月 27日

項目結束 : 2012年 11月 27日


可能是全港最大型的國際獨立電影慶祝活動──《香港獨立電影節》,即將假香港藝術中心於2013年1月舉行。從2010年起,每年一度,由一群獨立電影人於1997年成立的非牟利機構──影意志舉辦的《香港獨立電影節》,對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活動。今年,為期10天的《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將於2013年1月18日至2013年1月27日期間舉行,向觀眾呈現一連串精彩的國際獨立電影,以推廣獨立電影作品。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即將登場

為了成功舉辦《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我們十分需要你的支持。我們成立以來,一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一年發展資助。這一次,香港藝術發展局未能全面資助我們舉辦《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因此,你的支持是無比重要的!沒有你的支持,我們將無法舉辦《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但相反,得到你的支持,不但可以令《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如期舉行,同時亦肯定了獨立電影工作者付出的努力,讓他們有更大的動力製作出更優秀的獨立電影作品。 如果你對獨立電影感興趣或喜歡觀看獨立電影,不要再猶豫,快來成為我們的一份子,給予我們支持,並與我們一起籌備《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吧!


自2010年起的《香港獨立電影節》

我們由2010年開始主辦「香港獨立電影節」,把資源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獨立電影上。少了商業元素的考慮,整個電影節均以國際獨立電影為主,令獨立電影能在香港得到廣泛推廣。與此同時,我們亦希望藉由電影節,把亞洲區內其他獨立電影帶給香港觀眾。在電影放映完畢後,我們會與觀眾作面對面的討論。我們更會邀請導演、學者以及影評人與觀眾作出深入的交流。

同時,為了提升《香港獨立電影節》的獨立精神,我們也會專題介紹國際知名的獨立電影導演及放映他們的電影。在2010年,我們向香港觀眾推介被譽為「美國獨立電影之父」的尊.卡薩維蒂(John Cassavetes),並放映了五齣他的電影作品;到2011年,電影節則以「獨立焦點-小川紳介」的七場放映及兩場座談會作為其中一項重點環節。另外,我們亦邀情了中國內地的紀錄片導演、《收割電影》一書的譯者馮艷,以及完成小川遺作的彭小蓮導演來港跟觀眾作出分享。

此外,「華人民間電影聯盟」亦於「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12」中首次曝光。聯盟是由中港台等五個地方的藝術團體合力策劃的交流及放映組織,當中包括香港(影意志)、重慶(重慶民間映畫交流展)、台灣(台灣南方影展)、深圳(圓筒),以及澳門(影意志)。憑著堅定的信念,聯盟相信藉著非主流電影,可帶出人民的聲音和反映社會及當下。為維持電影工業的多元化,聯盟的工作是要在這五個地方放映並推廣獨立電影,以增加獨立電影的曝光率,提升公眾對獨立電影的興趣和支持,以及增加獨立電影工作者與觀眾進行文化交流和互動的機會。第一年反應甚佳,其中在放映台灣的《牽院的手》及北京的《暖冬之後》後,我們亦引入了DVD代為發售。而香港的獨立電影,除了在聯盟的其他城市放映外,更獲上海邀請舉辦了「香港獨立影像展」。

Description: C:\Users\Angel.Li\Desktop\ying e chi project photo01.jpg"「獨立焦點-小川紳介」映後座談會


 獨立電影面對的挑戰

隨著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獨立電影生存的空間變得比以往更狹窄。一直以來,由於缺乏資金,低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便已經很少作公開性的放映。然而,近年來,大部分香港電影均獲得中國內地的電影公司注資開拍。同時,受惠於中國與香港簽訂的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CEPA),令香港電影可以不限配額地在內地的院線放映。對導演來說,中國內地13億的人口顯然比香港僅七百萬的人口吸引。可是,為了迎合內地觀眾的口味和要面對內地的審查及刪剪,導演天馬行空的創意反而被限制了,他們變得傾向開拍一些商業味道較濃的題材及風格的電影。

縱然整個香港電影業充斥著這些商業性的主流電影,但在香港,其實仍有一群很有熱誠的獨立電影工作者在默默耕耘著。我們與所有獨立電影工作者均相信以創意而非商業元素作主導,必定能製作出不少具藝術性和受觀眾欣賞的獨立電影。

在獨立電影工作者的努力下,加上香港人近年愈來愈關注生態、社區及人倫關係等問題,獨立電影變得愈來愈受香港人注意。以我們的董事局成員之一、獨立電影導演曾翠珊製作的《大藍湖》為例,不論發行及上畫均交由電影公司負責。這不但把獨立電影搬到大銀幕上,讓更多人有機會觀賞,更證明了本地的電影商是願意投資獨立電影的。更難得的是,曾翠珊憑《大藍湖》奪得了第31屆金像獎的新晉導演獎項,為獨立電影界爭光。


影‧意‧志

影意志多年來均舉辦週年放映活動,從早期舉辦的《影意志週年展》、《點解獨立咁過癮》到《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以至2010年開始舉辦至今的《香港獨立電影節》,名目雖然不同,但理念一直不變。我們都相信主流以外,還有很多精彩及獨特的人和事值得關注及發表。

我們曾於不同場地舉行不同種類的放映活動,包括電影院、藝術中心、文娛中心以至大專院校等,而每年亦相繼推出香港獨立電影系列的VCD及DVD,大大增加了獨立電影的觀眾級面。除放映活動外,我們亦會於中學及大專院校舉辦座談會,以培養年輕觀眾對獨立電影的認識和興趣

自1997年成立至今,我們已經發行了70多部長、短作品。而除了在本港公映外,我們發行的電影亦於世界大小影展中曝光,其中多部作品更曾獲多個國際獎項。


官方網頁   http://www.hkindieff.hk

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kindieff


集資款項用途

我們把目標支持金額設定為港幣60,000元,將全數用作籌備《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包括放映電影、舉行映後座談會,以及邀請講者的開支等。集資期限為60天。

我們希望獲得你的支持,以成功舉辦《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

 

回禮

第一級:支持港幣100元

我們會把你的名字寫在網站的感謝名單中,以表謝意。

預計送遞日期:2012年12月

 

第二級:支持港幣300元 (郵寄到香港以外的地方需額外收取港幣50元)

除了以上的感謝外,我們更會送出在其中一齣電影(《三條窄路》、《慢性中毒》及《那年春夏之後》)的DVD一張。

預計送遞日期:2012年12月

 

《三條窄路》

香港/ 2008 / 彩色/ 105min / Category III

粵語及國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 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2008「閉幕電影」

* 洛杉磯ID Film Festival 2009

* 荷蘭CinemAsia Film Festival 2010

* 柬埔寨國際電影節2010

 

 


故事簡介

回歸十年,七一遊行鼓噪之聲言猶在耳,可今日香港的民主進程不但未見進展,社會上更日益瀰漫著一片明哲保身的風氣。 這是一個金錢掛帥、價值觀扭曲的時代。 一個嗜賭欠債被趕出警隊的邊緣人,一個初出茅廬、渴望上位的報館女記者,與一個在電台主持烽煙節目惹來非議的牧師,三個互不相干的人,巧合地被一宗律師樓謀殺案牽在一起,輾轉發現了一宗中港兩地官商勾結的醜聞。 聖經曰:「當進窄門。因為引去天國的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走向公義的路難行,究竟在種種壓力之下,他們能否清醒地堅持下去,揭發真相?

 

 

《慢性中毒》
導演: 許雅舒 (*導演將出席放映後聚談)

香港/ 2009 / 彩色/ 87min /粵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 第1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New Currents」競賽單元
* Asian Festival of 1st Films 2009「最佳導演」競賽單元
* 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2009「開幕電影」

 

 

 

故事簡介
兔仔跳進了時間的洞,弄醒了沉睡中的眉。眉在半夢半醒下發現自己存活於現在之間,沒有過去,只有現在的一剎。政遇上了一宗平凡的食物中毒案件,卻勾起了他八年前的污點,他沈迷於過去與現在的因果關係,對疑犯眉作了無謂的幻想與補償。凝沒有方向,失去了愛人,同時也失去了可依賴的姊姊眉,沒有前進,要放棄才能完滿。沒有任何關係的清,她的身份成為了她的所有,政的妻子,孩子的媽,還有不可能有但存活於別人眼中的虛構關係,與彥是情人。清渴望一了百了,斷之所有,如死了重生,失去所有關係。 有什麼比一具躺在血床上的女屍,來得更加多幻想,更加多的故事,更加多可能性的關係被閱讀?

 

 

《那年春夏‧之後》

導演:盧鎮業

香港 / 2012 / 紀錄片 /彩色/ 101min/

粵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12─參展電影

*第三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參展電影

 

 

故事簡介

那年,從元旦遊行到七一遊行,半年時間,包圍過中聯辦立法會禮賓府中文大學政府總部,然後,守護菜園村反預算案堵路聲援維權者佔領中環。沒有領袖號召,新舊面孔聚合起來,經歷每一場鬥爭。大家邊做邊學,要超越過往廿多年行禮如儀的一切,面對更多更多戰線,大家聯合、交流、組織、行動。 只要世上還有壓迫剥削,還有不合理的事。

 

第三級:支持港幣600元 (郵寄到香港以外的地方需額外收取港幣50元)

除了感謝外,我們更會送出其中一齣電影(《三條窄路》、《慢性中毒》、《那年春夏之後》、《牽阮的手》及《廣場》)的DVD一張。

預計送遞日期:2012年12月

 

《牽阮的手》

台灣/ 2010 / 彩色/ 140min

國語、閩南話及日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導演 顏蘭權莊益增

* 201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

* 2010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觀眾票選獎」

*2010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入圍

*2010女性影展「閉幕片」

 

 

故事簡介

《無米樂》(2004) 導演最新作品,兩導演受台灣公視邀請拍攝一名老人家,一查之下原來是現年78歲仍活躍台灣民運界的田孟淑。人稱田媽媽的她,當年尚未高中畢業便與比她大16歲的田朝明醫師相戀,不顧家人極力反對而私奔。本片以他們倆的愛情為主軸,一拍之下竟耗時五年才告完成,最後更與公視解約,因為要談二人的戀愛,亦不得不同時回顧台灣二戰以後的本土歷史──1945年,台灣「光復」,人心一片歡騰,豈料隨即以1947年二二八事件為序幕,兩年後正式步入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時期。談及台灣50至80年代末這段歷史,你或許未聽過田氏夫婦的名字,但他們正是歷史書裡不一定介紹,卻為民主訴求默默付出的平民鬥士:早已被列為「歧異份子」的田醫師,遇著政治犯家屬求助,依然在醫館裡安排他們與國際特赦組織秘密會面;因美麗島事件而入獄的民運份子,幾乎沒誰沒吃過田媽媽包的粽子… 即使來到2006影片開拍時,田媽媽需要照顧中風仰床的田爸,自己身體亦大不如前,她還是堅持坐著輪椅出席大小民主運動,延續田爸從相戀當天起所教曉她的抗爭精神。 為了更生動地活現出過往場景,導演除了運用大量舊文書、老照片、紀實錄像作為歷史佐證,更不惜工本以動畫重現種種社會及個人事故,輔以田媽媽和相關人物的口述,舖陳出這段跨越半世紀的婚姻之餘,更重要的還有我和你不可不知的台灣歷史傷痕,與及一個又一個為民主進程而犧牲的名字。「牽阮的手」,牽著的不單是戀人的手,還有高舉自由旗幟的一雙手,貫徹如一,始終不老。

 

 

《廣場》
台灣/2011/彩色/110min
導演:江偉華

 

 

故事簡介
一切都是從不准帶國旗上街開始。 2008年11月,六十年來首位中國官方代表陳雲林抵台訪問,同時,台灣民眾的言論與人身自由受到國家機器高度箝制。透過網路,學生們從各地聚集起來,他們因為共同的價值受到侵害而齊聲怒吼,卻也因為各自的信仰與堅持而相互質疑。在抗爭與學業、公民與政客、激情與自省之間,在台北,在這個廣場,在他們二十餘歲的年紀。

 

 

第四級:支持港幣1,000元 (郵寄到香港以外的地方需額外收取港幣50元)

除了以上的回禮外,我們會送出《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的電影戲票兩張,讓你可帶同一位朋友一起觀賞一齣我們放映的獨立電影。

預計送遞日期:2013年1月

影意志
項目發起人
影意志

HK$100

(約 US$13*)

我們會把你的名字寫在網站的感謝名單中,以表謝意。

郵寄至海外須加收港幣$50元
預計送遞日期 : 2012年 12月
1 支持者

HK$300

(約 US$39*)

除了以上的感謝外,我們更會送出在其中一齣電影(《三條窄路》、《慢性中毒》及《那年春夏之後》)的DVD一張。

郵寄至海外須加收港幣$50元
預計送遞日期 : 2012年 12月
0 支持者

HK$600

(約 US$77*)

除了感謝外,我們更會送出其中一齣電影(《三條窄路》、《慢性中毒》、《那年春夏之後》、《牽阮的手》及《廣場》)的DVD一張。

郵寄至海外須加收港幣$50元
預計送遞日期 : 2012年 12月
0 支持者

HK$1,000

(約 US$129*)

除了以上的回禮外,我們會送出《香港獨立電影節2013》的電影戲票兩張,讓你可帶同一位朋友一起觀賞一齣我們放映的獨立電影。

郵寄至海外須加收港幣$50元
預計送遞日期 : 2013年 1月
3 支持者

捐助任何金額

  • 歡迎您作出任何金額的捐助,感謝您願意為項目出一分力,並選擇不需要任何回禮。

0 支持者